黄山市“三快”打造工伤调处“快车道”
黄山市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创新,在案前调解、案件受理、争议裁决三个关键环节协同发力、精准施策,显著提升工伤纠纷的处理效率和化解效果。
前置“快调”。大力推行“首接负责制”,对前来咨询或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,第一时间予以接待回应,迅速固定其核心诉求与争议焦点。对于事实清晰、双方分歧不大且具有调解基础的案件,立即启动绿色调解通道。不断优化调解流程,综合运用释法明理、情绪疏导、利益衡平等多种方式,力促调解成功,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。已成功通过案前调解方式化解工伤案件9件,涉及补偿金额43万元。
畅通“快立”。创新实行“容缺受理”机制,对申请材料主件齐全但次要材料暂时缺失的情形,在当事人承诺补正的前提下予以先行立案,有效避免群众因材料问题反复奔波。健全立案阶段的甄别分流机制,由专人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估,对其中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凿、争议标的较小的案件,导入快速调解通道或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,从源头上实现案件繁简分流、快慢分道。今年通过该机制已高效立案审理工伤案件29件。
高效“快裁”。在裁决阶段,全面推行要素式审理模式,聚焦于工伤认定、伤残等级、待遇计算标准等核心争议要素,引导双方当事人庭前即完成无争议事实的确认工作,使得庭审过程能够直击要害,大幅压缩庭审耗时。严格实施案件分类限时办结制度,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立案后15日内审结,普通程序案件在法定审限内结案。通过优化庭前准备、简化裁判文书制作等方式,工伤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较以往压缩了30%以上,裁决效率与质量得到同步提升。